2023年6月14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歐盟新電池法規,在歐盟理事會核準后,預計一個月內正式發布。這意味著,預計從2024年開始,出口歐盟市場的電池和電動汽車,必須要完成符合歐盟PEF標準的電池碳足跡認證,才能在歐盟市場銷售,同時還需要建立碳足跡和供應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一、歐盟新電池法規要求產品碳足跡必須符合歐盟PEF標準
新電池法規對電池產品從設計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了多項監管要求,尤其是將產品碳足跡和供應鏈管理納入法規強制要求,包括:
1.電動汽車EV 電池、輕型交通工具LMT 電池(例如電動踏板車和自行車)以及容量超過 2kWh 的可充電工業電池,最快從2024年起,必須按照歐盟產品環境足跡PEF的標準要求(注意:ISO以及任何其他國家的碳足跡標準均無效!),完成電池碳足跡報告、認證和披露。
(具體日期將在法規正式生效時確定)
2.除中小企業以外,所有運營商應建立供應鏈盡職調查管理體系:建立并運行透明的電池供應鏈管理體系,保證相關信息和上游參與者的可追溯性。供應鏈管理體系應由第三方機構核實驗證。
3.為EV電池、2kWh以上工業電池、以及LMT電池建立電池數字護照:電池數字護照涉及電池基本信息、價值鏈主體信息、可持續性與循環性信息、性能與耐久性信息四個信息類別,包括電池碳足跡和供應鏈信息。
簡而言之,預計從2024年起,出口歐盟市場的電池和電動汽車,不僅要做電池碳足跡認證,未來還需要建立碳足跡和供應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二、碳足跡的兩大趨勢及對中國產品的影響
歐盟新電池法規是全球首次將產品碳足跡納入強制性法規要求,這標志著碳足跡/生命周期評價LCA經過30多年的發展,日益成熟、透明可信,進入全面應用階段。
隨著歐盟新電池法規頒布,碳足跡的全面應用正在形成兩大趨勢:
趨勢1:產品碳足跡正在成為進入國際市場、進入品牌供應鏈的必備條件。
趨勢2:歐盟PEF碳足跡將滲透全球供應鏈,或將成為事實上的碳足跡全球標準。
這是中國產品出口必然面臨的新風險、必須積極應對的新挑戰,其影響范圍、嚴重程度和緊迫性,均遠超歐盟碳交易體系、CDM、碳邊境稅CBAM等政策措施。
歐盟新電池法規的頒布對中國產品的影響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出口經濟問題:歐盟新電池法規強制要求提供碳足跡報告,并且必須符合歐盟PEF標準并通過歐盟認證,才能在歐盟市場銷售。中國電池和電動汽車出口明年起就可能遭受重大影響。
2.雙碳政策問題:同時,歐盟正在制定和更新電動汽車等幾十種產品的PEF和碳足跡標準,并與美國和日本協調碳足跡標準,并推動全球供應鏈采用。未來中國各種產品出口都可能受其影響。
3.市場監管問題:當前國內大部分碳足跡標準、報告、證書、碳標簽、EPD等,均難以符合歐盟PEF要求。粗制濫造、弄虛作假的碳足跡可能誤導企業、行業和政策,對產品出口產生不利。
三、 我們有可靠的、經得起驗證的全套解決方案
天府雙碳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擁有全球四大、中國首個碳足跡數據庫,是目前唯一受歐盟研究總署邀請,加入國際生命周期數據庫網絡(LCDN)的中國數據庫。
作為國內唯一參與了歐盟方法體系和數據庫研究的機構,目前聯合實驗室團隊已經且正在開展的PEF相關工作有:
1.2022年9月,聯合實驗室團隊受吉利smart電動車委托,完成了全國首個按歐盟PEF要求編寫,并通過歐盟認證機構審核的電池碳足跡報告。
2.2022年起,參照歐盟PEF要求完成了天齊鋰業、雅化鋰材料、富臨磷酸鐵鋰等電池原料的碳足跡報告和企業數據庫建設,啟動了欣旺達動力電池及其供應鏈調查和數據庫建設。
3.2023年4月,聯合實驗室團隊發布了中國碳足跡開放平臺,支持層層展開碳足跡核算模型,支持層層跳轉查看CLCD數據庫模型,推動碳足跡/LCA進入透明可信、全面應用的時代,支持歐盟對碳足跡報告和產品數字護照的展示要求。
4.2023年,聯合實驗室團隊將陸續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歐盟PEF標準的碳足跡/LCA全套解決方案,包括PEF碳足跡標準專題培訓、PEF專用數據庫、PEF碳足跡核算及供應鏈管理專用平臺等。
歡迎電池和電動車等各行業領先企業、行業協會、認證機構、服務機構等洽談合作。
天府雙碳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簡介:
天府雙碳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擁有國內唯一、最大規模基于歐盟PEF規范建立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數據庫及核算管理平臺;是唯一受歐盟研究總署邀請,加入國際生命周期數據庫網絡(LCDN)的中國數據庫,也是國際首個、目前唯一投入大規模應用的碳足跡核算與生命周期管理的在線服務平臺。聯合實驗室數據庫曾獲聯合國環境署UNEP/SETAC LCA Award研究獎第一名,是目前全球唯一達到自身生命周期完整的基礎數據庫,系統功能和應用均處于國際最領先水平。
聯合實驗室已積淀數以萬計產品碳足跡模型,覆蓋廣大行業,完成了國內首個鋰電池碳足跡報告并實現歐標認證,為產品出口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我們能夠:
——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地方及行業標準建設,為國家提供標準體系強力專業支撐,推進國際互認;
——開展區域、園區、企業開展低碳管理輔導,輔導培訓碳管理人才,支持區域、園區、企業能懂、會用、會管;
——碳管理建設和數字系統平臺建設運營;
——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建模核算,分析產品及供應鏈減排潛力,出具報告并認證;
——提升企業低碳綠色競爭力。
聯系方式
聯系人:錢老師
聯系電話:18380458671
郵箱:1986692057@qq.com
歡迎添加微信,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