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作為人們與外界即時連接的終端設備,已成為大眾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智能手機也是諸多前沿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AI)應用最為廣泛的設備,包括圖形識別、聲音識別、深度學習、智能助手、5G、虛擬現實等等。但AI技術的應用讓智能手機變得有多智能?AI技術又會引領智能手機朝著哪些方向創新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以天府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石勇、特聘研究員劉鋒為首的研究團隊,在2014年就建立了標準智能模型,提出包括人、機器、人工智能系統都可以看作是具有知識的輸入,輸出,掌握與創新的智能體,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通用智商評測方法,分別在2014年、2016年對谷歌、蘋果、百度和人類進行通用人工智商測試,發現得分最高的谷歌智商仍然低于6歲兒童。該研究成果受到美國CBNC,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日本每日新聞,印度今日印度人以及德國、意大利、新加坡,中國大陸和臺灣等世界主流媒體的報道。
2007年,研究團隊提出:除了把機器和人看作平等伙伴的通用智商評測,還應該存在評測機器在服務于人類時表現出來的AI服務智商,以及人類用戶需要花多大價格獲得機器的服務智商,即AI價值智商。2018至2019年,研究團隊利用AI服務智商和AI價值智商的評測方法對世界范圍內的著名手機品牌進行了客觀、獨立、第三方的智商測試,由此形成《2018-2019世界智能手機AI智商測試報告》。為了避免對新款手機產生影響,本次研究主要選取了2018至2019年初全球流行的9款智能手機,包括蘋果iPhoneXS Max,華為Mate20 Pro、三星Galaxy Note9、榮耀Magic2、小米MIX3、VIVOX23、OPPO FindX 、魅族16th、LG V30。
根據《2018-2019世界智能手機AI智商測試報告》測試結果顯示,AI服務智商排名前三的智能手機品牌分別為iPhone XS Max,華為Mate20 Pro,三星GALAXY Note9,其AI服務智商得分依次為6029分,6003分,5937分。
AI價值智商排名前三的智能手機品牌分別為vivo X23,魅族16th,小米MIX3。總體來看,AI服務智商排名靠前的智能手機的智價比并不高。
本次測試,研究團隊針對手機服務智商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手機服務智商測試量表。手機服務智商測試量表共包括知識獲取能力、知識掌握能力、知識創新能力、知識反饋能力四個一級指標,以及文字輸入等30個二級指標。
圖 手機服務智商測試量表
從各一級指標得分情況可以看出,智能手機作為一個智能體,四個一級指標所屬功能均已具備,就各項功能發展程度而言,知識輸入(76%)>知識輸出(60%)>知識掌握(57%)>知識創新(35%)。
《2018-2019世界智能手機AI智商測試報告》是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究團隊第一次使用AI智商測試方法對手機進行評測形成的研究成果。未來,研究團隊將持續優化AI智商測試方法,不斷跟進觀察智能手機如何更好地服務人類,從而推動智能手機智力能力和智價比不斷向前發展。
附:《2018-2019世界智能手機AI智商測試報告》中英文版下載地址:
https://pc-shop.xiaoe-tech.com/apphLOfuqqU7372/imgtext_details?id=i_5dd607c74b97e_S3TyptBq